一场夜间实弹演练,熟悉地域的打击目标为何不见踪影

        仲秋时节,苏南某训练场,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激战正酣。第72集团军某旅合成四营二级上士沙罗带领班组人员对“敌”实施精确打击,圆满完成任务。

       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班长,沙罗素质过硬、能力突出,所带班组战斗力强、善于攻坚,是官兵公认的“尖刀班”。然而,去年一场夜间实弹演练的经历,却让他们至今刻骨铭心——

        “前方200米处发现‘敌人’,迅速出击!”听到沙罗下达的指挥口令,战友们立即对目标发起进攻。他们一路冲锋,遇到几次阻击都妥善处置。任务即将完成之际,导调组突然下达指令:“东南方向200米处为3号目标,点射歼‘敌’!”

        “目标区在哪?怎么没看到靶标?”反复确认之前模拟训练时的靶标位置,沙罗顿时紧张起来——原来,导调组一改以往实弹演练组织方式,不再设置固定目标区和靶标,熟悉地域的打击目标不见了踪影。

        迅速分析研判后,沙罗带领大家按照指令快速搜索射击目标。天色昏暗,目标难辨,他们无法精准定位目标位置。时间紧急,仓促中,沙罗下令射击。

        “砰、砰、砰……”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过,沙罗与战友们不仅没有命中目标,反而暴露了己方位置,被导调组判定“阵亡”。

        “尖刀班”演练受挫的经历,引发该旅官兵热议。

        “战场上哪会有固定的靶标?”该旅领导复盘总结时指出,战场态势瞬息万变,唯有灵活应战才能赢得胜利;平时训练必须打破“固定靶标”思维惯性,扎实开展实战化练兵,切实推进战训耦合。为此,他们在实弹射击演练中融入实战背景,倒逼官兵适应复杂战场情况。

        该旅强化官兵战场意识,演练中不再设置实弹射击固定靶标,而是临机导调特情、设置危局,全面锤炼官兵作战本领。同时,他们围绕实战化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开展群众性大讨论,进一步强化官兵实战意识、战场思维,持续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提质增效。

外媒: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定位量首破千亿次

       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0月3日报道,百度地图已宣布优先采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,而非美国的GPS,相关服务名称也改为百度地图北斗定位开放平台,北斗卫星日定位量突破千亿次。

        报道称,目前共有4个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,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定位卫星(GPS)、俄罗斯的“格洛纳斯”全球导航卫星系统、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,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。

        在中国迎来十一长假之际,百度地图宣布调整定位系统的优先次序,优先使用国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。

        媒体引述百度方面的说法报道称,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线运行之初,百度地图就启动了以北斗系统为基础的地图导航及定位服务,应用程度近年不断加深。在北斗加持下,百度地图的数据安全性、可靠性进一步提升。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根据上市公司公告、公开资料撰写,本司无法保证公开资料的准确性。如有不当之处,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为准。

图文 | 侵删